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影像民俗志--民俗文化在传播中的意义蜕变 =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aning of folk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 a case study of folk customs in two ethnic villages in Yunnan, China

Publication Type:
Thesis
Issue Date:
2005
Full metadata record
本文采用中国文化人类学形成的研究传统社区(村落)的模式,对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哈尼族的泥戈村,傣族的大沐浴村进行了田野调查,前后大约有三年多的时间,作了十多万字的文字记录与问卷调查,拍摄了3千多张照片,摄录了600分钟的影像资料。民俗志所要求的参与观察、直接体验、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基本方法在田野调查中都安排使用。 在田野调查的同时,査阅和引用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料,包括所调查乡镇的政府工作报告,宣传画册等。一些学者对民族文化的描述也引到这部民俗志的整体结构中来比较,印证,特别把现代传媒所表述的内容与田野叙述联系起来,使传统民俗志从封闭的空间解放出来,在"共时性"上与当代社会生活产生联系。民俗文化成为两个特定区域(村落)生活着的文化。文化的变迁就是村民的(俗民的)生活方式与意义的变迁。 民俗文化内容十分繁复,我重点阐释的是在这两个少数民族村落里群体性的习俗活动,包括节庆、婚丧仪式、服饰表演。在这些群体性的民俗事件中,还顽强地呈现着、传承着村民们的历史文化记忆,共享着自身文化的呼吸,并确认自身的存在。 本文把"民俗整体研究"的理论阐述,用独特的田野个案来实践之。体现在该论文的逻辑结构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叙述秩序: 比具体的民俗事件为中心,构筑民俗主体活动过程的真实情景,以田野调查及影像叙述的方式,直观对象本身,形成共时性的民俗文化的呈现与阐释,以研究对象的充分信息建构整体的认知单位,形成以人的活动为对象的民俗整体研究,并观察与理解在具体的村落民间文化的变迁与在国家权力的组织下的民俗文化的意义蜕变。 在本文中形成了这样一个叙述结构与内涵表述: ①村落田野调查——影像的、文字的/"在者"观察的生活事件 ②地方文献——文字的、图片的/"它者"描述的生活事象 ③现代传播——地方影像、文字报道/国家在场的象征形态 本文的学术贡献在于"影像民谷志"文本的创立。影像在文本中具有叙述的意义,使"民俗整体研究"的理论构想有了具体的操作方式。"民俗整体研究"所追求的"民俗发生的情景","民俗活动着的主体","正在发生的生活"在影像叙述中得到完整的表述。田野工作和民俗学资料的视觉表达把我们引入了非语言性社会行为研究的领域。非语言性社会行为研究是一个崭新课题,不同于借助文字作为载体描写和记录的文化志,非语言性描写的视觉资料有其即时性、保真性、全面性和临场感。 影像的叙述、文字的叙述与文献的叙述三位一体,创造一种"影像民俗志"的新文本。在不同传播形式下构成的不同的民俗意象,共同形成了一个多重的文化意境,对于民俗意义的理解,是在对三种叙述复合同构的理解中。民俗志其实是一个"建构框架"。这是影像民俗志新文本构成的阐释方式。民俗事象在传承过程中的立体的文化空间,在三种叙述方式的交叉中,构成实体意义。意义指向是在建构中实现。 村落民俗文化受到各种力量的侵蚀,本文考察和分析了国家权力,国家意识形态和市场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互动。吸入了文化传播、仪式分析理论、文化批判的一些学术思想,形成了一种"民俗志"的批判视野,使传统的"民俗志"获得了当代性。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